【分类·归类·类别】
感时伤逝类,与凭吊、追思缅怀、对比手法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
——出自《北邙山》
【年代·作者】
唐代·沈佺期
【全文·原文·全诗】
北邙山(沈佺期·唐)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
【释义·赏析·引用】
沈佺期是唐初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他的诗作巧于构思,想像丰富,善于在广阔的时空中拓展诗的意境,引人联想。如“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等等。这首《北邙山》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北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黄河南岸,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洛阳城而过。因此邙山历来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自后汉建武十一年城阳王刘祉葬于此地后,王侯公卿便多将此处选为墓地。所以诗人王建有诗说“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诗人白居易有诗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俗语也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汉光武帝刘秀、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均葬于北邙山。
诗的开头一句“北邙山上列坟茔”道出的就是这样的事实:北邙山上排列着一座座的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意思是说千秋万代以来,它们一直和洛阳城面面相对。“对”在这里是“彼此相向”的意思。本来洛阳城和北邙山的坟茔,是两个独立的存在,但沈佺期用一个“对”字拉近了二者的关系,说它们多少年以来就像面对面一样。这就让人不免产生联想——生和死近在咫尺。北邙山上客原是洛阳城中人,洛阳城中人终会成为北邙山上客。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傍晚时分洛阳城中歌乐声响起来了,而北邙山上只能听到风吹松柏的“呜呜”声。日夕:接近黄昏时,傍晚。歌钟:歌乐声。这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将洛阳城中的升平安乐与北邙山上的凄清悲凉作了相互映衬的描述。“歌钟起”处当是洛阳城中上流社会的夜生活开始了,他们这时哪里会想到有一天会到北邙山上听松柏之声呢?生前钟鸣鼎食般的荣华富贵,到头来结果都是一样的。傍晚是人最容易伤感的时候,作者将歌钟之声和松柏之声放在“日夕”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强了让人回味不尽的艺术效果。我们可以想见,夕阳西下之时,站在北邙山上,山下洛阳城中隐约传来的歌乐之声,和身边风吹松柏的“呜呜”之声交替送入耳中,人的内心该是怎样的一种思绪万端、充满惆怅……。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评价李白的绝句时曾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沈佺期的“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正是用的“眼前景、口头语”,但却有“弦外音、味外味”,具有“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使人神远”的艺术魅力,因此成为历来诗评家所称道的佳句。后世元朝张养浩有首《山坡羊·北邙山怀古》写的也是这样的题材:“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了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将之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两相对照,便可知道诗和曲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之处了——曲,直白透彻;诗,含蓄蕴藉。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