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描景状物类,与清晨景色、心情平和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出自《南柯子·忆旧》
【年代·作者】
北宋·仲殊
【全文·原文·全诗】
南柯子(仲殊·北宋)
忆旧
十里青山远,湖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释义·赏析·引用】
仲殊是宋代的一名僧人,据说年轻时放荡不羁,险遭其妻毒毙,乃弃家为僧。这首词题以“忆旧”,意思是回忆当年未出家时的情景。
“十里青山远,湖平路带沙”,写出了一个云游僧人眼中的景色:远处是青山一抹,近处是波浪不兴的湖水,脚下是潮湿带沙的小路。“数声啼鸟怨年华”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表达僧人内心的感受。这时,树上传来几声鸟的鸣叫,僧人想起当年未出家时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于是在他听来这鸟叫也是在埋怨年华的老去。“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写的就是当下诗人内心的活动,一个“又”字说明诗人忆起了当年这种天涯孤旅的滋味。“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写的是夏日清晨的景色:草木叶片上沾挂着露珠,天上一弯残月渐渐隐去;清凉的晨风吹散了天上的朝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这“绿杨堤畔”想必是有个酒肆,诗人来到这里想起当年在这里买酒一醉的情景。但他却没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通过向“绿杨堤畔”的荷花发问“可记得当年来这里买酒的那个人吗”这样的方式来表现,既有了以荷花为友的意味,也使读者读来顿生情趣。
仲殊是僧人,所以他词中的景色有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尤其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寥寥十个字,便写出了夏日清晨的景色特征,不仅境界阔大,且给人以神清气爽的感觉。我想,只有心境平和冲淡的人,才能写出这样让人心境平和冲淡词句的吧。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