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言志抒怀类,与英雄豪杰、刺客、勇敢、不怕牺牲、慷慨赴死、献身、侠义精神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
【年代·作者】
战国·荆轲
【全文·原文·全诗】
易水歌(荆轲·战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释义·赏析·引用】
《易水歌》或称《渡易水歌》、《荆轲歌》,是荆轲辞燕赴秦时,在易水之上吟诵出的诗句,题目为后人所加。
战国后期,秦国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自公元前230年始,相继攻韩,克赵,击魏,破楚,弱小的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复仇保燕,便招募了勇士荆轲谋刺秦王赢政。荆轲吟唱这首短歌时的情景,在《战国策》和《史记》中均有记载: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风萧萧兮易水寒”,即景起兴——秋风吹易水,满目皆荒寒,起句渲染了悲壮肃杀的气氛,衬托了荆轲此时苍凉的心境。荆轲为了提高刺秦的成功率,本来已经约好了副手,可是太子丹利用激将法,一再催促,荆轲不得已,只好和秦舞阳上路了,这就大大降低了他此行的胜算。但是作为壮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知其不可为,也要以命相报。所以他接着唱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明白此行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必死无疑。刺秦成功,他也不能逃得出强秦的宫廷;刺秦失败,则更将死无下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体现了荆轲知死不避,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后世在涉及悲壮情怀、侠义精神、燕赵之风等话题的文章中,经常会提及这一名句。下面是引用实例——
李树森《忠实践行“艺术源于生活”的画坛“游侠”马哲》:
后来,马哲在自己的床头写下这样的誓言:“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倒槽。”真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破釜沉舟的悲凉感觉。
温英杰 《舍得舒适地带》:
去年血气方刚的我辞去了原工作而来到南方,历尽了找工作的酸甜苦辣,疲惫的我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将会怎么样,我唯一知道的是,既然出来了,就不会回去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与悲壮油然而生。
余琨《军人重使命 国防坚如铁》:
军队与使命同在,军人与奉献共存。从战国死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到三国军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从汉代忠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到南宋将士“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卫国戍轮台”的胸怀……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使命在身,万死不辞”的英雄壮举数不胜数,“矢志不渝,报国奉献”的绚丽篇章绵延至今。
刘汉俊《永远的丰碑》:
那是屈原望楚天山河破碎,长歌当哭后悲愤的旷世一蹈;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是苏武牧羊风刀雪剑十九载,归心不改的民族气节;是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踏破贺兰山缺的得得马蹄声;是辛弃疾吹裂长夜笛把栏杆拍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长吟;是文天祥零丁洋里望长天,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年一叹;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笑蜃楼气烬,无复灰燃”的酣畅痛快;是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龙吟虎啸,舍生取义,一幅中华民族壮丽斑斓的画卷,就是一代骁雄建功立业、树碑立传的历史。
徐文秀《感受狼牙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百年来,燕赵大地多慷慨悲壮之歌。在这片热土上,有为“明不言”之志自刭而死的田光、有为刺杀秦王未遂被秦王斩杀的荆轲、有为报燕国之仇以筑击秦皇帝不中而死的高渐离,等等。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