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忧国忧民类,与民族情怀、爱国意识、占领、忘本、伤心、语言、文化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出自《河湟有感》
【年代·作者】
唐代·司空图
【全文·原文·全诗】
河湟有感(司空图·唐)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释义·赏析·引用】
河湟是黄河与湟水的并称,也指河湟两水之间的地区。《河湟有感》是司空图经过一地区时,对看到的景象深有感触而写就的诗。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匆忙把河西、陇右等地的精兵调走以平定战乱,“吐蕃乘虚取河西、陇右,华人百万皆陷于吐蕃”(《旧五代史》)。“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说的就是这段史实。意思是:自从萧关一带飞扬起战争的烟尘,以黄河和湟水为界,河西、陇右那一带和内地的春天就隔断开来了。“一自”犹言“自从”。“萧关”位于宁夏固原东南。大唐的疆域远在漠北,一度以萧关以内作为大唐的后方大本营。这里以“萧关”代指边关、边防。 本来汉人同为唐朝子民,可是在吐蕃占领区的汉人,却失去了与故国的联系,已经视唐为“异乡”了。“春”是团结、温暖的象征,“隔断异乡春”意谓产生了隔阂。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是司空图看到的情景:汉人的孩子全都说着和吐蕃孩子一样的吐蕃话,反而站在城头上谩骂汉人。“胡”是古代对北方或西域民族的统称,这里指吐蕃。吐蕃占领河西、陇右之地后,在占领区强制实行吐蕃化政策,虽然甘、凉、瓜、沙等地城邑如故,但汉人子孙与吐蕃人长期杂居一处,习其语言,从其风俗,在长达百年的岁月里,大多渐渐忘却了自己的母语和故国,再无对唐王朝的归属、亲近之心,对自己身为汉人的定位也荡然无存,反倒还将汉人视作寇仇。所以司空图看到这些汉人儿童的异化现象后,十分痛心。其中有对汉人“背叛”故国的痛心,也有对唐朝流治者昏庸无能、无力收复故土的痛心。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一书中,在说到中国人“骂”中国文化这种现象时,曾引用了这首诗:
有些学者写文章骂中国文化,他们也是中国人,现在中国人“骂”中国文化的太多了!真使人感慨万千,我们这个国家在五代那八九十年中,也是最乱的,是当时认为的外族侵略进来的时代,有许多中国人变成什么样子呢?很难看,也很坏,他们帮助外族侵略自己中国人,所以唐末司空图有一首感慨的诗:“一自萧关起战尘,河隍隔断异乡音。汉人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由于先生的误记,“河湟隔断异乡春”错为了“河隍隔断异乡音”,“汉儿尽作胡儿语”错为了“汉人学得胡儿语”。相较而言,原作的表达要好,更准确地描述了当时的境况。“异乡音”仅就语言而言,而“异乡春”则涵盖更广,包括乡音、乡情等方方面面。“汉人学得胡儿语”没有交待出时间的跨度,而且明确指向成人,这与“骂”这种行为不太相称;“汉儿尽作胡儿语”表明汉人的孩子已经将“胡”语作为母语了,写出了故土沦丧已久的现实,并且汉人的孩子和胡人的孩子一起骂汉人玩儿,也符合少儿的行为特点。
应该说,某个地区被异族占领日久,都会受到外族语言、文化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对原民族或国家的背叛、忘本情况。就拿今天的香港来说,虽已不再被异族占领,但近来某些人对祖国对同胞的作为,却和一千多年前“却向城头骂汉人”的“汉儿”一样让人伤心失望。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