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命运类,与荷花、莲花、比喻、爱情、错过、选择错误、不合流俗、怀才不遇、造化弄人、自怨自怜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出自《芳心苦》
【年代·作者】
宋代·贺铸
【全文·原文·全诗】
芳心苦(贺铸·北宋)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释义·赏析·引用】
回塘:环曲的水塘。
别浦:水流的叉口。
红衣:此指红荷花瓣。
芳心:莲心。
返照:夕阳的回光。
骚人:诗人。
这是一首咏荷花(莲花)的词,词人通过荷花的命运描写,寄托了个人高洁孤傲性格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词的上阕描述了荷花一生的“遭际”——“杨柳回塘,鸳鸯别浦”是说荷花的生长环境僻静清幽;“绿萍涨断莲舟路”,是说这里无人能赏荷花的美丽,因为密集的绿萍阻挡了采莲船的来路;不仅如此,而且连喜花的昆虫也没有,“断无蜂蝶慕幽香”,连蜜蜂和蝴蝶也不爱慕它的幽香;莲花心性雅洁,却如此落寞,不被赏识,所以“红衣脱尽芳心苦”,等莲花瓣凋落结子它的心里总是苦的。“红衣脱尽芳心苦”是将荷花拟人化了,它就像亭亭玉立的美人,芳华将尽,内心悲苦。“红衣脱尽芳心苦”是将咏物、拟人、托寓结合得浑然天成的神来之笔,既切合了荷花的形态和开花结实过程,又巧妙地暗喻了人的处境命运。
过片两句,描绘夏秋之际傍晚时的荷塘景色,夕阳、晚潮,流云、疏雨。当此际,红莲似乎在向诗人倾诉心曲:“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屈原作《离骚》,因称屈原为骚人,后又泛指文人墨客为骚人。《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所以红莲在备受冷落时,却将诗人引为了知己,向他诉说心曲:当初自己不屑与众花在春天里争奇斗艳,没想到却又被这秋风误了青春年华。唐代韩偓《寄恨》诗中有“莲花不肯嫁春风”之句,这里的“当年不肯嫁春风”即是由韩偓句化用而来。因荷花开在夏季,秋天花落结子,故有“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之说。这两句同样是将荷花、美人与词人三位融为一体,是咏物、拟人与自伤的完美结合。“当年不肯嫁春风”表明了年轻时高洁、不合流俗的个性,“无端却被秋风误”则有最终难逃命运弄人结局的意味。“无端”与“却”,表示始料所未及。“当年不肯嫁春风”是自己的个性决定,这个选择没有错;“无端却被秋风误”只是对这后一种选择的结果出乎意料而已。蕴含了词人怀才不遇的自伤,和对命运弄人的无奈之情。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种“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生命体验,所以在引用时常常常会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引用示例——
罗瑶《榆林窟秋色》:
宋代人贺铸曾有过“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吟唱,说的是荷花,而在这里,红柳那天造地就的别样情感,却也要为大漠中的秋意增添一点瑰丽。
连天《春风不嫁秋风误》:
宋词云:“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说的是莲花在秋天凋零后,寂寥中发出错失良机的一声叹息。识时务者为俊杰,面对民意澎湃,民进党如能不失时机地改弦更张,进行转型,可望转进一个新境界。
赵忠格《焦山行宫》:
传说萧绰幼年曾许嫁韩德让,临近婚期,景宗求妇于萧氏,无奈,劳燕各分飞。如今景宗物故,萧绰不禁有“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嗟叹。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