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名句大全 >> 内容

自我肯定诗词名句“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 , 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

时间:2018-12-07 08:05:22 点击:

  核心提示:【分类·归类·类别】 哲理事理类,与自视甚高、讽刺小人、小人妒嫉、无人识才、才不被用、比喻手法有关。【诗词名句·出处】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出自《玉...

 

【分类·归类·类别】
    哲理事理类,与自视甚高、讽刺小人、小人妒嫉、无人识才、才不被用、比喻手法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出自《玉壶吟》
【年代·作者】
    唐代·李白

【全文·原文·全诗】
    玉壶吟 (李白·唐)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释义·赏析·引用】
凤凰诏:据《十六国春秋》记载:后赵武帝石虎下诏时,坐在高台上,让木制的凤凰衔着诏书往下飞。后称皇帝的诏书为凤诏。
紫泥:甘肃武都县的一种紫色泥,性粘,古时用以封诏书。
称觞:举杯。
御筵:皇帝设的宴席。
揄(yú)扬:赞扬。
谑(xuè)浪:戏谑不敬。
赤墀(chí):皇宫中红色的台阶。
青琐:刻有连琐花纹并涂以青色的宫门。
飞龙马:古时皇帝有六个马厩,其中飞龙厩所养的都是上等好马。这里泛指宫中的良马。
珊瑚白玉鞭:用珊瑚、白玉装饰的马鞭。这里泛指华贵的马鞭。
东方朔: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为人诙谐滑稽,善辞赋。曾作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这里李白自比东方朔。
金门:又名金马门,汉代宫门名。这里指朝廷。
谪仙:下凡的神仙。贺知章曾称李白为“谪仙人”,这里李白用以自称。

    《晋书·王敦传》记载说,晋代王敦酒后常常一边吟唱曹操《步出夏门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诗句,一边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因此壶边尽缺。后来“玉壶缺”或“银壶缺”“缺壶歌”便成为抒发壮怀之典实。李白的《玉壶吟》就是据此典故自创的歌行体,藉以抒发自己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情怀。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这几句诗利用典故和意象,塑造了一个志意不得伸展的诗人自己的形象。他像王敦一样吟唱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杯酒下肚后在秋月下拂剑起舞,高声吟诵这些诗句忽然泪如雨下。他想起什么了呢?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想当年奉诏进京,拜谒皇帝受到御筵赐酒的隆遇;颂扬万乘之主,嘲弄王公贵臣;上朝要“数换飞龙马”,皇帝又赏赐珊瑚白玉镶嵌的华贵马鞭”;可惜世人不能真正理解东方朔,如今隐居在金门的是我谪仙人。这几句从当初得意处着笔,意在反衬时下的落寞。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西施因为长得美,她无论是笑还是皱眉都是好看的,而丑女仿效她只能白白地受累反倒更丑。“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典出《庄子集释·外篇·天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这里李白是用“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形容自己执道若一,进退自如,仕与隐处之皆宜,这是别人学不来的。显示了李白傲岸不群坚定自信的个性特征。“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意思是说君王虽然喜欢美人的美,只是宫中怀有嫉妒之心的人却容不得美人的存在。“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是用《离骚》旨趣,托言美人见妒,喻指自己怀瑾握瑜却终不见容于朝。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说:“《玉壶吟》云:‘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则妃尝沮白,信而有证。”这样理解“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显然并没有吃透“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这几诗的真正含义,把这几句诗的理解具体、狭隘化了。

杨新华 释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鉴赏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