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类,与科举考试、黄榜得中、进士及第、心情舒畅、扬眉吐气、张扬夸耀、时来运转,成语“春风得意”、“走马观花”来源有关。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登科后》
唐代·孟郊
登科后 (孟郊·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释义·赏析·引用】
孟郊贞元八年(792年)、贞元九年(793年),两试进士不第,贞元十二年(796年)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登科后》就是他进士及第后所作的一首七绝。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诗的开篇两句,即把黄榜得中后的得意之情毫不掩饰地表现了出来。意思是说,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精神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一提,今天无拘无束兴致高涨忍不住浮想联翩。龌龊(wò 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不足夸,不值得提起。放荡,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两句仍是这高涨情绪的延续行动。在和煦的春风里因为人的洋洋自得,从而觉得马的脚步也是非常轻快,一天就把长安城的春花看尽了。唐朝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习俗,所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实指。但这两句诗之所以脍炙人口,还与它所呈现的欢快意象分不开。这里的“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政治上得遇“春风”;“马蹄疾”既指马的迅疾奔跑,也象征了诗人轻松奔放的兴致;“一日看尽长安花”,与其说是“看尽”,不如说是没看,诗人只是在享受这“看花”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意味着与过去的“龌龊”彻底告别,他要向天下人夸耀自己的时来运转。这样一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一艺术意象,便具有了普遍意义,可用以表达所有扬眉吐气、难以自持的情绪飞扬之情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便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句,由此还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
中国古代文人是讲求内敛修养的,即所谓喜怒不形于色。孟郊终其一生,也不过任一县尉一职。因此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样的张致,就颇受诟病,认为他格局太小。
周紫芝《竹坡诗话》:
余尝读孟东野下第诗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及登弟,则自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第之得失,喜忧至于如此,宜其虽得之而不能享也。
彭乘《墨客挥犀》:
东野下第诗曰:“出门如有碍,谁云天地宽。”晚登第,乃作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夫名利之重轻,人所不能免,东野尤甚。
葛立方《韵语阳秋》:
孟郊《落第诗》曰:“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刃伤。”《再下第诗》曰:“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下第东南行》曰:“江蓠伴我泣,海月投人惊。”愁有馀矣。……至登科后诗,则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议者以此诗验郊非远器。馀谓郊偶不遂志,至于屡泣,非能委顺者,年五十始得一第,而放荡无涯,哦诗夸咏,非能自持者,其不至远大,宜哉。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