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类,与蕴含哲理、赞扬文学创作、赞美文艺作品、诗歌评论、文学批评、创作规律有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出自《题张司业》
宋代·王安石
题张司业 (王安石·宋)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释义·赏析·引用】
张司业即张籍,唐代诗人。因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宋代诗人钱公辅定稿刊印时命名为《木铎集》12卷,印刷并送给王安石一套。王安石读后,深有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题张司业》,对张籍的诗歌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是对张籍诗歌创作特点及其影响的概述。意思是:苏州张司业诗歌创作久负盛名,他的新乐府诗人们都说已经精妙到“入神”之境。张籍原籍苏州(吴郡),故称“苏州司业”。“老”意谓历时长久。张籍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对张籍乐府诗“妙入神”的进一步阐释和赞美。张籍乐府诗的主题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对人民生活给予了关注和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就是对张籍诗作以上特点的总结。意思是看似寻常却有奇异独特之处,写成好像很容易其实却是艰辛的。奇崛:奇异特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所以成为人们喜欢的名句,是因为这是对诗歌创作经验的总结,概括了诗歌创作的规律。即诗歌创作反映的主题是重要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那些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平白如话,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也才更能打动人心——这就是“看似寻常最奇崛”;然而它的写成好像很容易,却有着艰辛的构思创作过程——这就是“成如容易却艰辛”。其实“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蕴含的哲理,不仅局限于诗歌创作,也适合于其它事物。对于看似“寻常”的东西,不可轻视,不可忽视,其“奇崛”可能就隐藏在看似平常的外表中;有些事情的成功看似很容易,其实却经过了艰辛的奋斗历程。“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运用实例——
和曼 白树亮 宋超《从<环球人物>看国际人物报道的特色》:
反观《环球人物》的写作风格,他们在注重内在逻辑性的同时,又巧妙地将其外化为朴实无华的记叙方式,正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马祖云《苦是人生的补药》:
无数建功立业者的经历表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闻理《以大白话讲清大道理是大本事》: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不仅是文风改进的要求,更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改进的要求。练就这样的大本事,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