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 事
办事,照说不用解释,顾名思义就是办事情。但办什么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它的潜台词却丰富得很。同事之间开玩笑,见一个人打不起精神,问:“怎么啦?这么无精打采的,昨天晚上是不是办事了?”“哪儿跟哪儿啊?打麻将了。”彼此心照不宣,都知道办事是指办什么事。
通常情况下办事办的都是正事,但越是正事往往越不好办。比如想盖个楼,就需要多少多少个部门审批;想开个门市,得盖多少多少个章;你到医院看病,才知道病人多得如过江之鲫,没有床位了……。机关里有不少办事员,据这名称好象是专门“办事”的,可有时却恰恰相反,越是办事员越不办事越难办事,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有的办事员给领导办起私事来,雷厉风行,跑得比谁都快,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可是平民百姓的事或公事公办的事,他却怎么也提不起劲来,有的甚至狐假虎威,借机向老百姓逞劲,好象要把平时在领导面前受的委屈,都得在求他办事的人身上找兑回来似的。时间一久,必然形成“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不能不承认,封建时代流传的“朝内有人好办事”、“熟人好办事”、“有钱好办事”的俗话,之所以至今仍被某些人奉为“经典”,就是因为今天还有人在按封建官场的那一套来行事。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和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人,就是“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就乱办事”。无论是批拨资金支持贫困县发展脱贫计划,还是同意补贴资金解决居民饮水问题,这些照理都是他们职务内的正常公事,而慕绥新、马向东却搞起了“有偿服务”——把对方送来的数万元“感谢费”、“活动费”装进了自己腰包。慕绥新受了贿赂,就敢违反组织程序和规定,仅在半年多的时间就把一个人连提两级。马向东在这方面也一样。“用钱铺路,相信慕绥新会给我办更多的事”,这是由贩私暴富的刘宝印所说的话,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慕绥新没少为他办歪门邪道的事。
“有能力,会办事”,本来是指一个人善交际,有组织和协调才能,善于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矛盾的能力。可有人理解的“会办事”却不是这样:一种理解是“眼皮活”,办事圆通讨领导喜欢;再一种理解是,别人办不了的事他能办,规定不能办的事他也能办。最近被判死刑的广西南宁地区交警支队计财科科长谭治伟,在他担任车辆检测站副站长的时候,由于把支队长李军浪的很多“困难”都能“摆平”,便被李军浪认为是“会办事”,特请谭治伟来给他“管家”。谭的“办事”能力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但凡为李军浪和自己捞钱路上的“障碍”,他都能用钱来“搞掂”,竟先后挪用、侵吞国家财产二千多万元。当然,最后他也被检察机关“搞掂”了。
有一笑话说,有一人在厂办管后勤,属于“没眼色”的。老婆开导他:“你也学着会办事点。比如。领导要半斤茶叶,就多给他二两,领导要一条毛巾,你就拿两条给他……给了也别吱声。”有一天,这人兴冲冲地回家汇报:“老婆,下周厂子打篮球,领导要双38码的鞋,我给他送去了双40码的!”
由于我们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种种办事难的现象,这些年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大街上熟人相见打招呼是:“嗨!有事没?”对方回应也是:“没事没事,你也没事吧?”彼此都觉得自己很有“办事”能力。骗子也利用人们急于想办成事,却又苦于没有“办事”能力的心理来骗钱。他自称“路子野”,唯一需要你付出的就是钱,剩下的事他来办——什么上学、调动、打官司、评职称、安排工作等等等等。钱一旦交到他手里,便“鸡飞蛋打”。
应该说我们的社会一直在进步,现在不少地方和部门都在采取措施改进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据报道,北京市党政机关就开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育活动,有关领导提出“为百姓办事要讲‘实’字” 。从去年10月下旬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党政机关共办再就业、医疗保险、社区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实事八千多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所以我想,各地若都能象北京这样,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终有一天老百姓就不会再把“办事”当成个事了。
(杨新华)
200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