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媒体报道说,渭南市临渭区女考生莫倏儿(化名)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看着父亲东奔西走筹措学费的身影,20岁的她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谁帮她完成学业她就嫁给谁!于是,一封署名“莫倏儿”的信便到了记者手中:“……凡愿意供我上完大学且经济宽裕者,年龄不限,地区不限……。”
又是一个情急乱“嫁”人的女子。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在此之前,已有多例这样的情况了:1999年,山西的范梅梅为了救身患尿毒症的弟弟,便在报纸上刊登了题为《姐姐征婚为救患病弟弟》的整版公益广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1年,湖南女大学生蒋日辉为救治父亲,宣言:谁能救我父亲,我就嫁给谁;同年,辽宁郑金英为救患病母亲,提出:谁救我妈,我就嫁谁。另外还有陕西姑娘许文为救患病弟弟,壮族姑娘覃璇为救患病妹妹,情急之下都要“谁……我就嫁给谁”。这些姑娘是怎么了?
想当年张君瑞和崔莺莺在普救寺相遇,碰巧有盗匪孙飞虎围寺,要掠莺莺为压寨夫人,莺莺母亲崔夫人万般无奈之下,发下话来,有能退贼兵者,即许配莺莺与其为妻。我不知道上面这些姑娘的始作俑者,是否受此故事影响,但她们的口吻却让我想起了《西厢记》中的这个故事。封建时代的婚姻奉行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更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赶巧张君瑞和崔莺莺是郎才女貌,彼此一见钟情;倘若君瑞是个龌龊卑劣之徒,岂不把莺莺一生的命运都断送在崔夫人一言之上了吗?可考虑当时的情形,崔夫人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采取的暂缓燃眉之急的对策。可今天的姑娘们在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终身大事的时候,仍然将身轻许人,可就有点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首先,这是拿自己一生的幸福作赌注。当代的婚姻越来越崇尚爱情至上,恋爱作为互相了解、培养感情的过程,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先结婚后恋爱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但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而只是“谁出钱”就“嫁谁”这样的条件,其风险更是不言自明。但凡有钱人且品正貌端者,何患无妻?而有钱且在此情形之下欲与你结为连理,不是乘人之危么?其品性则要大受质疑了。即便不是这些情况,不顾自己的感情,以出钱娶妻为唯一目的的人,能是怎样一种人呢?
其次,既然根本谈不上感情之说,就贸然说“谁……我就嫁给谁”这样的话,必是以自己有几分姿色为前提的。偿若自己本就是个丑女,却奢谈什么“谁……我就嫁给谁”,岂不是有点一厢情愿了么?而一旦把自己的色相作为交换条件,尽管行为目的是高尚的,但其行为本身却总让人觉得不舒服。
崔夫人当初一言既出时,也许是真诚的,可情势转危为安后,便有了反悔之意。最初为救亲人“舍身相许”的姑娘,无疑也是真诚的,她们得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理解和同情,社会纷纷伸出了援手,帮她们度过难关,没有让他们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可是后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谁……我就嫁给谁”这种情况,人们就不能不在脑子里打上个问号了。
深圳的一位黄小姐,在许下“谁救姐姐,我就嫁谁”之愿,并得到了社会的救助后,曾坦诚地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想通过征婚方式嫁人,只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多多少少让人们觉得有一种受了愚弄的感觉,可黄小姐毕竟还是谈出了真实的想法,可还有多少“谁……我就嫁谁”的许诺,只是一种手段或者说是“炒作”呢?
渭南市临渭区女考生“莫倏儿”后来结果怎样,我没有看到下文。但我希望她也能得到同样好的结果:既拿到上学所需的钱,又不用嫁给谁。因为毕竟她的困境是真实的。当然,我更希望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机制能够尽快地完善起来,使得姑娘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不会再想着出此“谁……我就嫁给谁”之类的下策。
(杨新华)
200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