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阐发事理类,与悲观失望、表达内心激愤、看淡人生、淡泊功名、规劝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
——出自《瑞鹧鸪》
【年代·作者】
宋代·张元干
【全文·原文·全诗】
瑞鹧鸪 (张元干·南宋)
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
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
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释义·赏析·引用】
张元干(1091—1170)又名元傒,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福建永泰人,进士出身,至龙图阁直学士。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围汴京,张元干入幕抗金名将李纲行营,李纲主战遭罢,张亦遭贬逐。此词小序中的胡邦衡,即胡铨,字邦衡。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原任密枢院编修的胡铨,上“斩秦桧书”遭贬到新州,继续写忧叹国事的词作,并通过彭德器传到了张元干手中,张于是写下了这首和韵词。“次韵”是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诗的原韵原字,先后次序也与被和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这首词通过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表现出了对国事的忧虑却又无能为力,在貌似放达中寄寓了诗人的激愤之情。下面解释一下词的意思。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飘浮的云彩一会儿像白色的衣服一会儿像苍狗地变幻不停,纵是成就了千古的功名也终究会变成一堆尘土。“白衣苍狗变浮云”是化用杜甫《可叹》中的诗句“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千古功名一聚尘”是化用寒山子诗句“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这两句词通过浮云的变幻无常比兴世事的变化不定,但任凭世事如何变化,人终难逃一死,即使你成就了千古的功名也是一样。这实际上就是“神马都是浮云”的由来。张元干和胡铨面对山河破碎,都是报国无门,有志无处伸,理想的破灭使他们对时事悲观失望,转而说出了这样的激愤语。虽说阐发的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但内中包含了多少不能言说的悲凉和无奈。
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好在有《将进酒》这样的悲歌可以佐酒,不妨一同赋赋诗珍惜余下来的春光。这两句词是暗用典故,语义双关。李白曾写过《将进酒》诗,表达的是人生短暂,以酒为欢的主题;李白还曾写《惜馀春赋》诗,表现的是感时伤逝的情怀。所以这两句词是借用古诗中的主题,用反话进一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意思是,既然不能为国效力了,好在还可以喝喝酒,赋赋诗打发闲下来的时光。显然这样的生活,并非诗人所愿。“好是”二字透露出这是在失望之中找出的一丝“安慰”。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风光全像在中原的时候一样,志趣相投必定是我们这样的人。“风光全似中原日”,是暗用西晋末年周顗叹息山河破碎的典故——“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请参看本站典故故事“新亭对泣”),内中蕴含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臭味,即气味,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意味在,表示志同道合。要须:必定。我辈:我等,我们。这两句表示在山河破碎的当下,能够不顾个人荣辱志在国家社稷的,只有我们这样的人了。
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风雨过后落花飘飞知有多少呢?不如一醉来博取心灵的自由罢。底:疑问代词。何,什么。赢取:赢得;博取。这两句词是劝慰胡铨的话,用“雨后飞花知底数”表示大环境如此,不是个别人可以扭转的;既然如此,倒不如以酒消愁使心情得以放松呢。
这首词构思精巧,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借用春光、典故等来寄寓感情,在貌似放达的语言里,蕴含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沉痛和报国无门的激愤、无奈。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是这首词中的名句,虽说情绪上消极一点,但却富于哲理意味。对官场失意者来说,这样的句子无意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现将“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在现实生活或文章写作中的运用模拟如下:
李甲刚过而立之年,就已经是正处级了。正当他雄心勃勃地向着省、部级目标奋斗时,一场车祸却为他的生命画上了休止符。那天,他的好友,也和他一样春风得意的王乙,站在他的墓前,想着从前的李甲那是何等的得意,如今却说没就没了。正所谓“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王乙不由得叹出了一口长气。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