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名句大全 >> 内容

形容改革带来新气象的诗词名句“东方风来满眼春”(《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赏析

时间:2017-01-20 07:24:58 点击:

  核心提示:【分类·归类·类别】 描景状物类,与赞美春天、比喻象征、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形势大好、喜人景象有关。【诗词名句·出处】 东方风来满眼春。 ——出自《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年代·作者...

 

【分类·归类·类别】
    描景状物类,与赞美春天、比喻象征、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形势大好、喜人景象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东方风来满眼春。
                       ——出自《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年代·作者】
    唐代·李贺

【全文·原文·全诗】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李贺·唐)

三月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
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释义·赏析·引用】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十九岁的李贺从家乡昌谷来到洛阳应府试,《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就是这次的应试之作。由于这一年是闰年,所以组诗共十三首。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三首,说的是阳春三月之景。诗人在赞美春光的同时,也隐含着伤春惜春的情绪。在创作手法上,诗人利用一系列的意象进行铺排演染,描写春光的妩媚浓盛,只是尾句以“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收结,照应了首联的“花城柳暗愁杀人”,才透露出了伤春惜春之意,足见春之愈盛则伤春惜春之情愈深。在描绘春光时,诗人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宏观的勾勒和微观的描画融合在一起。比如“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是对春光和情绪的总括,“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是写旷远之景;而“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则又具体而微地呈现了新竹和宫妓为春光添色的姿态。
    这首诗中最著名的句子还是“东方风来满眼春”。我国属季风性气候,每当春季则多东南风,所以东风也便成为了春风的代称。“东方风来满眼春”,其“满眼”二字极形象地形容了春天的繁荣景象——触目所及处处柳暗花明。当然,“东方风来满眼春”成为广为人知的名句,则是缘于1992年3月一纸风行天下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东方风来满眼春》3月26日首发于《深圳特区报》,随即便被全国大小报刊广泛转载。通讯把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视察深圳经济特区的经历,较完整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他在南方视察所发表的讲话,对当时处在改革开放重要关头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东方风来满眼春”作为通讯的标题极具象征意义:“东方风来”是形容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象东风送暖一样;“满眼春”则比喻由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大地带来的像春天一样的生机和活力。在被问到“为什么想到以‘东方风来满眼春’作文章的标题”时,通讯的作者、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的陈锡添回答说:“这是摘自唐朝诗人李贺诗中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无限春光的热烈欢呼之情,借用过来,很贴切的。”
    宋人李龏在《溪上春》中一字不改地套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黄璈散珠层殿曛,东方风来满眼春。”

杨新华 释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鉴赏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