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爱国类,与军人、战友之情、友谊、友情、英勇无畏、不惧艰难、尚武精神、悲壮情怀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年代·作者】
周代·佚名
【全文·原文·全诗】
国风·秦风(诗经·先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释义·赏析·引用】
这是一首秦人出征时的战歌,既体现了秦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又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据今人考证,公元前771年(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勤王。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就是重复句的运用——“岂曰无衣?与子……”“王于兴师,修我……,与子……”反复出现,在诗意上层层递进,读来节奏铿锵、激昂慷慨。“岂曰无衣”说明当时军情紧急,战士一时难以备齐战衣,但大敌当前战士们却根本不计较这些,他们心中在“王于兴师”的召令下,充满了即刻赴敌的豪情。古代服饰上称“衣”下称“裳”,内衣为“泽”,外穿长衣为“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以战士的口吻,通过与战友共用战袍,来表示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决心和激情。第一章“与子同仇”是统一思想,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敌;第二章“与子偕作”表示大家在统一认识后一起行动了起来;第三章“与子偕行”则表示一起出发奔赴战场。
常言说“哀兵必胜”,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秦人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战士心中却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悲壮的情怀,这样的军队必将无往而不胜。
由这首诗衍生出了成语“袍泽之情”,指战友之情,患难之情,生死与共。
如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有关军人生活、战友情谊、同仇敌忾情怀的文章中,还经常被引用。下面是一些引用实例——
刘凤健《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中的名句反映出将士在强敌与危难面前舍生忘死、同仇敌忾的生动景象。回顾80年前的长征路上,这样的景象何其多也!
闻白《诗书酬唱尽风雅》:
书中专门收录了梁思成、林徽因致陈岱孙的6封书信,既有生活的琐碎细节,又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大情怀,全景式地呈现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之际的生存状态。
汪守德《中国军人与中国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诗经》中《秦风·无衣》那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军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我们仿佛可以越过两千多年的时光,看到在风雪弥漫、艰苦备尝的进军途中,披坚执锐的将士们,怀着对敌的共同仇恨,团结一心,勇赴战场的震撼场景。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