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分类·归类·类别】 爱国类,与虚度年华、虚度光阴、虚度时光、虚度岁月、壮志难酬、才不被用有关。【诗词名句·出处】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出自《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年代·作者】 宋代...
【分类·归类·类别】
爱国类,与虚度年华、虚度光阴、虚度时光、虚度岁月、壮志难酬、才不被用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出自《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年代·作者】
宋代·张孝祥
【全文·原文·全诗】
六州歌头 (张孝祥·南宋)
【释义·赏析·引用】
关于《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的原词及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请参阅对“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的赏析。下面侧重解读一下“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出现在下阕开头,在文气上承上启下。上阕通过在宋金分界线淮河北望,描写了北方沦陷区让人心痛的景象和敌人的骄纵横行,词人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恨不得立刻赴敌报国,然而眼下朝廷上下却是一片求和之声。“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想想腰间的箭袋,匣中的宝剑,白白的蒙尘虫蠹,竟什么也没有干成。“腰间箭,匣中剑”都是用来杀敌报国的,可是由于长期不用竟至于蒙尘虫蚀。物之不用正因人之不用,亦即一腔报国热情无处施展。所以接下来词人说“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时间很快在流逝,空有壮心豪情,一年将尽,收复帝京的希望依旧渺茫。所以“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对岁月流逝的紧迫感,是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有志难伸的无奈。“腰间箭,匣中剑”在艺术手法上亦赋亦比,是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