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类·类别】
诗歌理论类,与诗评、提倡清新自然诗风、反对闭门创作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出自《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年代·作者】
金代·元好问
【全文·原文·全诗】
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金)
第二十九首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释义·赏析·引用】
《论诗三十首》是元好问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二十九首。“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先是赞扬了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意象清新,浑然天成,写出了盎然春意;接着“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则批评了江西诗派代表人物陈师道“闭门觅句”式的苦吟,是徒费精神,并不会写出什么好作品。陈师道曾任秘书省正字,故称其为陈正字。他作诗时好闭门卧床,沉吟冥想。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表达了元好问崇尚自然,反对雕章琢句的诗歌创作思想。
其中“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在评价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句时经常被人引用。“池塘春草”指“池塘生春草”,是谢灵运《登池上楼》的首句,描写了作者久病强起,在楼上看到的初春景象;“谢家春”意谓谢家的春天景象或谢灵运笔下的春天景象。“万古千秋五字新”,意思是说这五字清新自然,毫不着力,但却会流传万古千秋。实际上,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固然有可称道之处,在原诗中也堪称佳句,但把其文学性推崇到如此高的位置,明显是过誉了,这是谢灵运“名人效应”放大的结果(请参看诗词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赏析)。
(杨新华 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