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长作品 >> 评论 >> 内容

漫谈古典文学中感时伤逝的惆怅情怀

时间:2011-11-26 09:09:01 点击:

  核心提示:对古典文学作品中感时伤逝惆怅情怀的评析。...

 

良辰美景奈何天   清风明月叹流年

——漫谈古典文学中感时伤逝的惆怅情怀

  古典文学作品中不乏写愁怨的作品,感时伤逝情怀也可以算是一种愁,不过这种愁,是一种“无来由”的愁,是一种淡淡的愁。由于这种惆怅情怀写出的是人类感情的“基型”和“共相”,因此很容易引起共鸣。我们在读这类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常被这种情绪所感染,自己也不由得心荡神驰。

  春天是烂漫的季节,也是多感的季节——春花如火,转眼便落红成阵,让人顿生悲凉。所以青春期的男女面对这良辰美景,有时不仅不舒心畅意,反而会感到怅然无绪。这类情绪大体可归为“怀春”、“伤春”的范围。

  “袅睛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中的一句。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句子真是能摄人魂魄,它立刻就为杜丽娘少女春心萌动的情怀,营造了一种氛围。及至“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种惆怅情怀更加郁结难排:开在断井颓垣间姹紫嫣红的花朵,纵有万般的娇媚,又有谁会欣赏呢?蓬勃的生命景象与萧条的生长环境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情景也正与杜丽娘闭锁深闺,年轻蓬勃的少女青春,却要受种种礼教束缚的哀怨情绪相契合,所以她才会倏然警醒,若有所失。

  后来的《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听这段曲子时的审美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初感觉十分感慨缠绵,继而不觉点头自叹,后又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愈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里,《牡丹亭》中的戏文,在林黛玉的内心引起了强烈共鸣,进而使她调动起了审美联想,把类似的引起这种感时伤逝情怀的句子一时都想了起来,不能自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葬花辞》,是林黛玉这种情怀的直接渲泻。“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著处”,既是惜春亦是自惜。《葬花辞》通篇都笼罩在惆怅情绪里,充满了青春易逝他日未卜的空幻感。

  《葬花辞》所渲染的情绪,让我们想起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说,《葬花辞》或许是受了《代悲白头翁》的启发,或许就是从《代悲白头翁》衍化而来。

  这种感时伤逝的惆怅情怀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由“良辰美景”引发,跳出了一己的欢情愁绪,生出的却是宇宙永恒、生命无常的感慨。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朋友在上巳节修禊时所作诗集写的序言,后人以其“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艺术,而誉其为“天下第一行书”。而就序言本身而言,作者由美景、雅事起笔,然后笔锋一转,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同时,不由想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随即生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惆怅感叹。这种对生命的体悟与关照,让人感受的是思接千古、遥想后世、荡出远神的逸趣。唐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的也是这种情绪。 现代著名翻译家、诗人梁宗岱谈到此诗时,曾这样感叹:“你们曾否在暮色苍茫中登高?曾否从天风里下望莽莽的平芜?曾否在刹那间起浩荡而苍凉的感慨?古今中外的诗里有几首能令我们这么真切地感到宇宙的精神(world spirit)?有几首这么活跃地表现那对于永恒的迫切呼唤?”

  是啊,这样的诗作的确不多,但也并非绝无仅有。和陈子昂同时代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著名的一篇。其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等句子,让人过目难忘。诗人超越时空的遐想,充满了感伤和迷惘,把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融入到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意象中。两首诗比较起来,不能不说前者略显直白,而后者则要深沉蕴藉得多。张若虚存世作品极少,但《春江花月夜》一篇,就奠定了他在唐诗中的地位,因而有“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后来李白在《把酒问月》中的句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怅惘。

  月色总会触动人的情思,一样的月光照在四百年后苏轼的身上,同样引发了他的一番感慨,这就是《前赤壁赋》。作者写清风明月,写山光水色,进而写饮酒放歌。正所谓乐极生悲,伴着歌声却有洞萧响起——“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接着作者用虚拟主客问答的手法,用一反一正的观点,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不同看法。“客”由眼前的景物引起了感伤的情怀:英雄豪杰纵然一世风流,也终究会“灰飞烟灭”,何况“渺沧海之一粟”的我辈呢?所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则不以为然,同样的水、月,他的看法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见识。实际上,“客”的惆怅情怀是自然而然的,是当时那种环境气氛下的人之常情。这样的惆怅苏轼也一样会有,他的另一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可以印证。但在这里,他却“反弹琵琶”,呈现的是豪放豁达的苏轼。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观之苏轼《前赤壁赋》就可以知道,苏轼的确做到了。“客”之问,是其能“入乎其内”,是“重视外物”;“苏子”之答,是其“出乎之外”,是“轻视外物”。这种由怅惘转豁达的作品立意,同样表现在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古典文学作品中这种感时伤逝的惆怅情怀,如果上溯源头的话,最早可能要归于先秦时的“黍离”、“麦秀”之悲,及《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汉代,汉武帝在《秋风辞》中叹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这样感叹岁月易老、人生苦短的情绪也在所多见:“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综上所述,古典文学中感时伤逝的惆怅情怀大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青春易逝、岁月不待的感伤,二是对宇宙永恒、人生苦短的忧思。季节变换、时光流转、春花秋月,都可以触发这种情绪。这种情怀无关于饥寒,所以说是一种“闲愁”。这样的情怀之所以多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因为古代相当于人类的“青春期”——敏感而多情;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文学作品如果再表现类似“明月几时有”那样的惆怅,一来前人俱已道尽,二来未免显得“很傻、很天真”。但感时伤逝的惆怅作为人所共有的一种情怀,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可能不尽相同,在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却是一样的。因此说:

  惆怅情怀是文学的永恒之美!

杨新华

    2008年3月9日

 

编辑:披月望云 来源:原创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