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名句大全 >> 内容

隐逸情趣诗词名句“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赏析

时间:2015-01-19 07:59:04 点击:

  核心提示:【分类·归类·类别】 言志抒怀类,与厌倦官场、淡泊名利、自由、闲散、处世态度有关。【诗词名句·出处】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出自《鹧鸪天》【年代·作者】 宋代·李之仪【全文·原文·全诗...

 

 

【分类·归类·类别】
    言志抒怀类,与厌倦官场、淡泊名利、自由、闲散、处世态度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出自《鹧鸪天》

【年代·作者】
    宋代·李之仪

【全文·原文·全诗】
        鹧鸪天 (李之仪·北宋)

    收尽微风不见江,
    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输闲地,
    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
    味偏长,
    须知粗布胜无裳。
    从今认得归田乐,
    何必桃源是故乡。

【释义·赏析·引用】
    李之仪一生身处北宋新旧党争时期,官场失意。崇宁元年(1102年),因之前曾为老师范纯仁拟遗表、作行状,被蔡京拿住了把柄,认为他整理的遗表中有反对新法之语,而将其下狱。幸得妻子胡文柔极力申诉,李之仪才免除死罪,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虽遇赦复官,授朝议大夫,但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为缘,自名“姑溪居士”。这首《鹧鸪天》词就作于这一时期。词中表达了诗人安身守命,无心官场,把当涂当作故乡,乐得安闲的志趣和心态。下面就逐句解释一下诗的意思。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这两句词是描写诗人眼前姑溪河风光的。当下没有一点风,看不到江水的波翻浪涌;天空和水面都是那么清静,共同呈现着澄澈的光色。
    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诗人被眼前的风光所陶醉,不由发出了感叹。历来所谓的好地方都会输给闲散之地,这眼前的风物足以让人感叹人生有什么可忙的呢?由来:历来。堪:足以。底:何,什么。
    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心和名利远了,个中的趣味反倒会让人咀嚼不尽,要知道有粗布麻衣也比没有衣裳强啊。这几句词是诗人自述心志的,他已无心官场,对名利也已看淡,宁愿过这种清贫但无须劳心费神的生活。其中“心既远”是用典,语出陶渊明《饮酒》:“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请参阅诗词名句“心远地自偏”赏析)暗含了诗人眼下的生活就是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实践。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从现在开始知道了归隐田园的乐趣,又何必要把“桃花源”当作是故乡呢?“桃源”是“桃花源”的省称,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之地(参看本站典故故事“世外桃源”)。后来,“桃花源”便成为了人们公认的“精神故乡”。李之仪的词句“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意思是要说明,“归田乐”才是关键,只要认识远离了官场、远离了争名逐利,享受田园生活带来的宁静、闲适的乐趣,不一定非要寻到“桃花源”那样的地方,人生到处都有“桃花源”,到处都是“故乡”。李之仪本是沧州无棣(今山东省庆云县)人,却没有再回到故乡,最终老死于太平州。
    引用“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这两句诗时,须照顾到“归田”的旨趣,它象征着由热衷转淡泊,由奔忙转闲散、由约束转自由,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并不一定真的“归田”了才能用。

杨新华 释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鉴赏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