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潜《桃花源记》
【译文·故事】
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溪两岸有几百步长,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打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尽处是溪水的源头,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仿佛透出点光亮。(于是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开阔明亮了。(眼前)土地平坦而宽广,房屋齐整而有序,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及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之声相互可以听见。(人们)在这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人女人的衣服装扮,和外面的人没什么两样。老人和孩子,个个都是一副喜悦而满足的神态。
(这里的人)看见打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打渔人都一一回答了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他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这人一一详细地说了说他所听到的世事,他们都感叹惋惜了一番。其他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逗留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开。这里的人嘱咐他道:“(我们这儿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按着来时的路返回,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就迷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之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释义·点评】
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
夹岸: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
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意思是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后用以形容由疑惑一下变为通晓领悟
俨然:这里指房屋齐整有序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黄发垂髫:指老人与儿童。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喜悦的样子。
具答之:都回答了他们。具,同“俱”。
便要还家:“要”,通“邀”。
邑人:同乡之人。
具言所闻:具,详细。
叹惋:嗟叹、惋惜。
便扶向路:扶,沿着;向,原来。
刘子骥:姓刘,名驎之,字子骥,晋太元年间河南南阳人。当时有一定的声名。
《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为《桃花源诗》所作的序文。然而,这篇序文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了《桃花源诗》,长久以来人们都把它当成独立成章的散文作品,以至于不少人甚至不知道有《桃花源诗》。
陶渊明一生清高自傲,追求淳朴自然的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作者就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方“世外桃源”的理想之地——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勾心斗角的官场;这里民风淳厚,人们和谐相处,往来耕作,怡然自乐。一派清新、静谧、安乐的田园景象。
作者从一不知名姓的渔人迷恋桃林的自然美景入手,让读者随着他的探寻之旅,进入了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们仿佛看到了绿草如茵的河岸上,桃花盛开的桃林里不断有花瓣如雪片般飘舞坠落的景象。在这样的美景面前,渔人“欲穷其林”的念头也就不难理解了。
接着,作者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这时才一下子呈现在人们眼前。先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自然风光,接着是写人们的衣着服饰及精神状态。再接下来则交代了这些人的来历,以及他们的热情好客。这里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已远离了世俗和政治,过着自给自足、无战乱、无赋税、无徭役的平静生活。他们把渔人当成了来自“世俗社会”的客人,既殷勤款待,又担心他这一出去会打扰了他们的生活。
渔人毕竟是“俗人”,所以一出去就“处处志之”,并且报告给了郡太守。于是郡太守就派人随着渔人前去寻找,结果“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作者又为“桃花源”的存在罩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桃花源”可遇而不可求,与“世俗”、“机心”无缘。
最后,作者写了一个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高尚”之士刘子骥,听说这件事后非常高兴,也计划前去探访“桃花源”,但还未成行便病故。这样一来,又使作品具有了“纪实”色彩,读者又会觉得“桃花源”并非虚构,它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陶渊明的高明之处,他让人觉得“桃花源”就在某个地方,它惹人向往,却又不得门径而入。
所以,后人就将陶渊明所描绘的这个神秘地方称为“世外桃源”,并成为典故,用以借指不受外界影响或理想中的美好境地。运用举例——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回:“宗仁道:‘这里还有妇女么?’金奎道:‘在下所部的士兵,多是衢州人,所以陆续有接了眷属来的,都住在此处。左右没事,就叫她们做些女红。我这山中便是个世外桃源了。’”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桃花源”常用来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或理想的境地。例句——唐·李白《古风》之十五:“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宋·梅尧臣《华亭谷》诗:“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杨朔《木棉花》:“香港,这个美丽的海岛,暂时还是平静的,因此便成为富人的桃花源了。”
用“桃源路”借指通往理想境界之路。例如——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宋·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清·纳兰性德《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
另外,由《桃花源记》还产生了另两个成语“豁然开朗”和“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是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来,意思是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多用来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或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成语“豁然开朗”上面已有注释,兹不赘述。
附记:
少年时代,从家里的一只旧书箱里翻出一《语文》课本阅读,正读到陶渊明《桃花源记》,父亲从地里下工回来,把书本从我手里拿去,看我读的是这篇课文,就问能看懂不?我说半懂不懂。于是父亲坐在椅子上,让我跪在另一个凳子上,开始逐句阅读解释。这是在我的记忆中,曾经做过老师、后又务农的父亲,唯一一次跟我讲解课本。所以,至今印象深刻。
现在想来,也许在父亲的心中也有个“田园”情结,《桃花源记》这篇课文触发了他心底的情愫,于是放下架子“重操旧业”。他是要借着给儿子“上课”,重温那埋在内心深处的向往。
多少年来,陶渊明以及他的《桃花源记》也成了影响我性格形成的重要人物和作品,或许这和少年时节父子之间这唯一一次的“师生交往”有关吧?
事又凑巧,写《桃花源记》这篇述评时,适逢父亲22周年忌日,心中不由想起几十前父子之间这段少有的温馨时刻。所以特地追记在这里,以表对操劳苦难一生的父亲的纪念和敬意。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