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典故故事 >> 内容

割股奉君(介子推、割股啖君、功不言禄、寒食节、清明节)

时间:2011-11-25 07:28:11 点击:

  核心提示:有关介子推割股奉君、功不言禄的故事,以及寒食节、清明节之由来。...

 

【原文·出处】

    晋文公重耳亡,过曹,里凫须从,因盗重耳资而亡。重耳无粮,馁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

 ——《韩诗外传》卷十节选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节选

【译文·故事】

    晋文公重耳出亡,经过曹国,里凫须跟随着他,于是盗窃了重耳的资财逃跑了。重耳没了粮食,饿得走不动,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吃,然后才能走路。

    晋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实在难和他们相处了。”他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错误的东西还要效法,罪过更重。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母亲说:“那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用来修饰身子的。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修饰它?那样是为了显露自己。”他母亲说:“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母子俩便隐居起来,一直到死。
    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表彰好人。”

【释义·点评】

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食,这里读sì,拿东西给人吃。
以死谁怼:怼,怨、恨。

  介子推,亦称介之推、介推,晋国骊姬之乱发生时,他跟随重耳出奔,途中因缺粮,重耳一度饿得走不动路,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汤给重耳吃。这就是“割股奉君”或称“割股啖君”的故事。
    后来,重耳返回晋国登上君位,遍赏跟随他出奔的人,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和母亲一起归隐绵山。
    另据民间传说,得知介子推隐居绵山后,晋文公非常懊悔,亲自去绵山寻找,但介子推始终避而不出。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企图逼介子推出山。等火灭的时候,晋文公率人上山寻找,却发现介子推与老母抱着一棵大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悲痛万分,封绵山为介推田,敕令子推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饭,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相传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素服登绵山向介子推置祭,发现被焚的那棵柳树竟复活了。睹物思人,念及介子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于是封此柳为“清明柳”,并将此日定为“清明节”。
    介子推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在《左传》、《史记》等史书的记载中,并没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节。寒食节起源于纪念介子推这一说法,到两汉之交时才有记载,见于桓谭《新论》。不过,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有句曰:“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立枯”二字,按照王逸的注,就是“抱树烧而死”的意思,这说明至少在屈原时代,关于介子推被焚死的说法就已有了。另外,《庄子·盗跖篇》说:“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这段话中,“割股”与“焚死”的情节都已经出现了。当然,有人怀疑《庄子·盗跖篇》的记载是汉代人“増托”之作不足为信,但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士节》有介子推“赋诗公门”和晋文公“悬赏寻人”的情节,说明在战国时代,民间已经流传着介子推的故事了。
    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的高尚品质,所以介子推也受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赞誉。宋代黄庭坚《清明》诗说“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 明代林魁《寒食题介子祠》诗“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 明代吕解元《绵山吊介子》诗“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    

 (杨新华 译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编辑译评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