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名句大全 >> 内容

爱国诗词名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赏析

时间:2015-01-23 07:30:47 点击:

  核心提示:【分类·归类·类别】 忧国忧民类,与收复中原、祖国统一、中国梦、长治久安、诗经有关。【诗词名句·出处】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出自《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年代·作者】 宋代·郑思肖【全文·原...

 

【分类·归类·类别】
    忧国忧民类,与收复中原、祖国统一、中国梦、长治久安、诗经有关。

【诗词名句·出处】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出自《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

【年代·作者】
    宋代·郑思肖

【全文·原文·全诗】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郑思肖·宋)
            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释义·赏析·引用】
    “德祐”是宋恭帝赵灦的年号;“岁旦”是一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德祐元年(1275年),南下的元军占领了郑思肖所在的苏州,迫近临安,南宋王朝岌岌可危。德祐二年的正月初一,诗人感念时事,于是写下了两首诗,故称“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无力回天的沉痛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拳拳爱国之心。其中第一首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下面先逐句解释一下诗的意思。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徒有杀敌之胆,却无杀敌之力,遇人只能白白地流眼泪。“不胜”是超不过的意思。这一句是说自己面对山河沦丧,空有报国之心,却无能为力。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心中萦绕着收复中原的梦想,时常想起《诗经》中那流传千古的《下泉》之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日头离我很近抬头还能看见(却不能看到汴京),苍天高高在上,国家的命运如何,我就是向天发问又怎么能知道呢?“日近望犹见”用的是晋明帝“日近长安远”的典故。屈原曾将心中疑惑的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的173个问题写成《天问》一诗,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也有“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之句,这就是“天高问岂知”用典的来历。宋朝的帝都是汴梁开封,南宋朝廷迁居杭州后,只称其为“行在”,不承认是帝都。所以“日近望犹见”暗含了怀念陷落敌手的帝京的意思,“天高问岂知”则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天天早起面向南方朝拜,希望能看到宋朝军队收复故土的旗帜。据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所载,刘秀诛王莽定都洛阳后,恢复汉朝的礼仪和典章制度,“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愿睹汉旌旗”就是暗用了这一典故。
    现在再侧重解释一下“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原诗中的“中国”和今天我们所说“中国”的概念不尽相同。诗中的“中国”是相对于“南方”而言,指陷落敌手的中原一带。“一心中国梦”的意思就是一心执着于恢复中原故土的梦想。《下泉》是《诗经·曹风》中的一篇,写的是曹人慨叹王朝战乱,因而怀念东周王朝的诗。“万古下泉诗”表达的是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结束战乱,实现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愿望。这是在诗中最早提到“中国梦”的记录。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与郑思肖所言的“中国梦”有了根本的不同。但是“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所表现的爱国思想和国家安定、民族振兴的愿望,却契合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夙愿,因而焕发着永久的生命力,常常被引用。运用例句——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坚持中国统一的理念: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将继续扩大同台湾经贸交流的范围,包括投资、贸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层次。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都可以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来进行协商。
    闻理《实现中国梦的兴国之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正如花的明艳里有根的珍藏、根的滋养,中国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沃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泽被弘远的过程。
    任仲平《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

杨新华 释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鉴赏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