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节选
相关典籍:
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
——房玄龄《晋书·明帝纪》节选
【译文·故事】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人从长安过来,元帝向他打听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都告诉了他。于是元帝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从这种现象可以知道。”元帝很诧异(认为他的回答不一般)。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答话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面色很难堪,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眼就能看见太阳,但却看不见长安。”
【释义·点评】
晋明帝:司马绍。元帝司马睿长子,后继位为明帝。
元帝:晋元帝司马睿。
洛下:指洛阳城。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八王之乱”后,司马睿为避祸,携家眷到了自己的封国琅邪(今山东胶南县)。公元307年(永嘉元年)九月,司马睿偕王导渡江至建邺。晋室政治中心自此逐渐南移江东。文中所言“东渡”盖指于此。而此时,西晋王室在京都洛阳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所以,长安,对于东晋并不算真正的故都,只是在洛阳陷落后,晋王朝才又在长安苟延残喘了几年。然而两座城池休戚与共,几年之内,又相继落入异族手中。此后,它们就成了偏安江南东晋君臣心中的痛,他们念念不忘的就是收复故都。这便是司马睿关心“洛下消息”大的时代背景。
《世说新语》中的这篇短文,意在说明明帝司马绍年少时即聪敏过人。当得知父亲是为故都的景况担心时,他为了宽慰父亲,就答“日远长安近”,意思是长安经常会有人来,我们会及时了解到那边的消息,它离我们并不远。而在面对群臣时,看到父亲是为炫耀儿子的聪明,他又答“日近长安远”,意在提醒父亲不可忘记故都仍处在战乱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世说新语》属笔记小说,记载的是野闻轶事,不可作为信史来看待。比如这一篇中“晋明帝数岁”,当是十岁以下。司马绍生于公元299年,按3岁到9岁算,故事应发生在公元302年到公元308年之间,可此时司马睿尚未登基,文中的“集群臣宴会”就没有了事实依据。司马睿是于公元317年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称晋王,于公元318年即帝位的,若按此时间最低限算,当时晋明帝也该十几岁了,这又与“晋明帝数岁”出现了矛盾。同样是记载这一件事情的《晋书·明帝纪》就严谨了许多,故事中删除了具有时代背景的信息(“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等等),“集群臣宴会”也改成了“宴群僚”。但故事的生动性及内蕴差了许多,明帝的聪慧只是体现在善言辩上,即说“日远”、“日近”,都能自愿其说;少了在不同场合、不同氛围用不同说辞的敏锐。这也是“野史”与“正史”叙事的不同处。
“日近长安远”后来就形成了典故,有时是用它的本意,即怀念陷落的故都。例如南宋郑思肖的《德祐二年岁旦二首》:“日近望犹見,天高问岂知。”由于我国多个朝代都建都长安,而我国的旧文人大都希望考取功名进入长安,所以“日近长安远”这一典故在使用中逐渐脱离了它的本意,而使用的是它字面意思,用来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蕴含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难以实现的意思。例如宋·辛弃疾《鹊桥仙·送祐之归浮梁》:“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宋·李薰《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楼得远字》:“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長安远。”元·聶古柏《鄱陽道中》:“举头日近长安远,阊阖云深第几重。”有时又用来形容离别的人距离遥远。例如宋·李元膺《蓦山溪·送蔡元长》:“须知别后,叠翠倚阑情,青嶂晚,碧云深,日近长安远。”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