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
——范晔《后汉书·陈蕃传》节选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范晔《后汉书·徐稚传》节选
【译文·故事】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郡平舆人。……太尉李固上表推荐,征召任命为议郎,又升任为乐安太守。当时,李膺是青州刺史,以政风威严闻名,下属的城府官员听到这样的信息,都自已调往了别处,只有陈蕃为官清正、政绩突出没有走。乐安郡有位周璆,是高尚雅洁之人。前任和后任的郡守想征召他为官都不肯到,只有陈蕃能把他召来。陈蕃只称他的字不称名(以示敬重),特地为他设置一榻(留宿),走了就悬挂起来。
徐稚,字孺子,豫章郡南昌人。家里穷,常常亲自耕种,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就不吃。为人谦恭节俭仁义礼让,周围的人都敬服他的贤德。屡次被公府征召,不肯就任。当时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照尊贤的礼节请他代理功曹一职,徐稚无法推辞,拜见陈蕃之后就告退了。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才特意准备一榻,徐稚走了就把它挂起来。
【释义·点评】
榻:狭长而较矮的床。
去则县之:县,同“悬”。
陈蕃是东汉末年的大臣,汉桓帝时为太尉,汉灵帝时为太傅。此人为官耿直,硬脖颈。桓帝朝,因犯颜直谏曾多次左迁;灵帝朝虽得信任重用,却因和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阉宦,事败而死。这里记载的是他在东安太守和豫章太守任上的两段轶事。在东安太守任上,他特为郡里的高洁之士周璆设了一榻,周璆来他这里做客,他就把榻解下来,供周璆休息,周璆走了就挂起来;在豫章太守任上,他又为贤人徐稚设了一榻,他在郡里不接待宾客,但徐稚一来,他就会把榻解下来,供徐稚安歇,徐稚走了再挂起来。至于这张榻是不是就是供周璆专用的那张榻,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人们就把礼遇宾客称为“下榻”。运用举例——南朝·梁·沈约《和谢宣城》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绿樽。”唐·刘长卿《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他都是井中蛙妄称尊大,比周公不握发,比陈蕃不下榻。”由此引申为寄居、住宿。例句——宋·陆游《寄张真父舍人》诗:“犹能下榻否,拟卜瀼西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女曰:我出家人,居有山洞,可以下榻,颇不畏虎狼。”杨朔《东风第一枝·两洋潮水》:“我们下榻的旅馆又恰恰面临着大洋,日里夜里,耳边上总是响着一片风涛的声音。”
“陈蕃榻”就成了礼贤下士的典故。在诗词中的使用举例——唐·张九龄《候使登石头驿楼作》诗:“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唐·李白《寄崔侍御》诗:“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 清·孙枝蔚《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留宿明日有诗见赠用韵答谢》:“当涂谁下陈蕃榻,把卷如登杜甫堂。”有时也省作“陈榻”。例句——唐·窦巩《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诗:“定知有客嫌陈榻,从此无人上庾楼。”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公射》:“郑乡空健羡, 陈榻未招延。”
这一典故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使用,而更为知名:“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是赞美豫章郡(今江西)的名句。“徐孺下陈蕃之榻”是“徐孺子下陈蕃之榻”的省用。“徐孺子”作为人名,本来不能省为“徐孺”,但为了照顾骈体文严格的对仗要求,王勃又不得不作如此改动。好在徐孺子算得上是名人,人们还能够揣摸得出来。由此也可见,骈体文形式虽美,但确实束缚思想的准确表达。后来也便产生了“徐孺榻”的说法。例如——唐·孟浩然《荆门上张丞相》:“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宋·苏轼《滕王阁诗》:“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