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彊,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节选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节选
【译文·故事】
等到高帝想废掉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时,大臣都坚决争辩表示反对,都未奏效。(后来,)高帝因张良的谋划把此事放下了。而(当时)周昌在朝廷中和高帝极力争辩,高帝问他理由,周昌口吃,再加上非常生气,说:“臣嘴里说不出来,但是臣期……期……知道这样做不行。陛下即使想废掉太子,臣期……期……不能接受您的诏令。”高帝开心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箱房侧耳听到上述对话,见到周昌,为此跪谢说:“不是您,太子差一点就被废掉了。”
邓艾说话结巴,自称时常重复说“艾艾”,晋文王开他玩笑说:“你说艾艾,到底有几个艾?”邓艾回答说:“凤兮凤兮,本来是一只凤。”
【释义·点评】
东箱:集解韦昭曰:“殿东堂也。”小颜云:“正寝之东西室,皆号曰箱,言似箱箧之形。”
上以留侯策即止:指吕后为保太子求救于张良,张良为其出谋,请“商山四皓”出山,太子出入宫廷以“四皓”相随,刘邦遂不再提易立太子一事。
昌为人吃:吃,口吃。
晋文王:即司马昭。
凤兮凤兮:语出《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邓艾引用这句话,意在说明,虽然连说“凤兮凤兮”,其实只指一只凤,与自己说“艾艾”其实只有一个“艾”是一回事。另外也有以“凤”自喻以解嘲的意味。
故是一凤:故,同“固”,原来、本来。
汉代大臣周昌和三国时魏将邓艾都有口吃的毛病,也就是结巴子。周昌做人很刚直,在刘邦废立太子的问题上据理力争,只是越着急越说不出来,于是口中不断发出“期期”的声音。邓艾自称时,常常“艾艾”连说。后人于是就将“期期艾艾”作为成语,来形容人口吃结巴。运用举例——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祝希哲如吃人气迫,期期艾艾;又如拙工制锦,丝理多恨。”《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劳航介也期期艾艾的回答了一遍。”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平日这欢腾的爱笑爱闹的小伙子,变得期期艾艾地说不上话来。”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