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译文·故事】
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所有珍宝都占为己有。”项羽很愤怒,说:“明天一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扎新丰鸿门;沛公的军队10万,驻扎霸上。范增劝项羽说:“沛公在山东的时候,贪恋钱财货物,喜好美女。现在进了关,财物一点不拿,女色一个不沾,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小。我让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种色彩,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沛公。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沛公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从(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沛公如今遇到危急的事,逃走不仗义,不能不告诉他。”
张良于是进去,全部告诉了沛公。沛公很是吃惊,说:“这事该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的这个主意?”沛公说:“一个见识浅薄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可以在全部三秦的土地上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可以和项王的抗衡吗?”沛公沉默了,说:“当然不如啊。这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臣救活了他;现在事情危急,所以有幸他来告诉了我。”沛公说:“(项伯)与你相比,谁(的年岁)大?””张良说:“比臣大。”沛公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到了沛公。沛公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并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对官吏、百姓登记造册,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寇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把臣不敢背德的情况,都告诉项王。”项伯答应了,对沛公说:“明天一早不能不早一点亲自来给项王道个歉。”沛公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把沛公说的话都报告了项王,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仗义。不如借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沛公第二天一早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臣和将军并力攻击秦军,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臣在黄河以南作战,但自己没有料到能先入关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如今有小人的谣言,使将军和臣产生了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何至于这样呢?”项王当下于是就留下沛公和他喝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沛公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唤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心慈手软。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的,请让我来舞舞剑吧。”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像鸟儿展翅一样)张开双臂掩护刘邦,项庄没法刺杀。
在这当口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急迫了!我请求进去,跟他同生同死。”樊哙立即带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樊哙于是就进去了,披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按着剑柄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个猪肘子。”左右就给了他一条不熟的猪肘子。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肘子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臣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那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就像怕不能杀尽一样,惩罚人就像怕不能把酷刑用完一般,天下人因此都背叛了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就为秦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好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寇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闲言碎语,想杀有功之人,这是已灭亡了的秦朝做法的延续罢了。私下以为大王不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什么话可以应对,说:“坐下。”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沛公起身上厕所,乘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沛公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回沛公。沛公说:“现在出来,还没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讲大礼不用计较小的责备。如今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鱼和肉,有什么可告辞的?”于是就决定离去。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沛公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赶上他们生气,没敢呈献。先生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遵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扎鸿门,沛公的军队驻扎霸上,相距四十里。沛公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跟从,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沛公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估摸着我回到军营,先生再进去。”
沛公已离开,抄小路回到军营。张良进去道歉,说:“沛公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谨让臣张良奉上白璧一双,再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再拜献给大将军。”项王问:“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剑击碎了它,说:“唉!小子们不堪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现在要被他俘虏了!”
沛公回到军营,立刻杀掉了曹无伤。
【释义·点评】
鲰(zōu))生:鲰,卑微、浅陋。
孰与君少长:孰,谁;即“与君孰少长?”
奉卮酒为寿:卮(zhī),盛酒的器皿;寿,敬酒。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旦日,“第二天早上”,即明天;蚤,古同“早”。
彘肩:猪肘子。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部分。
刀俎:刀和砧板,即宰割工具。
不胜杯杓:杯杓,酒器。
“鸿门宴”是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也是司马迁写得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因此被收录进了高中课本。关于“鸿门宴”的赏析文章,网络上并不难找到,这里就不再详尽阐述。现仅就其塑造人物的手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鸿门宴”杀机四伏,楚汉双方各怀心事。于是我们看到,刘邦为了逃过劫难,放下身段主动向项伯示好,向项羽示弱;而项羽既“自矜功伐”又心怀“妇人之仁”,在虚荣心得到满足后,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大敌当前,项伯仅为朋友私义,便不惜泄露楚军的“高级机密”;而张良在此危机时刻,想到的却是汉王的安危。“鸿门宴”上,楚军一方项王、项伯、范增、项庄各唱各的调;汉军一方沛公、张良、樊哙、陈平却君臣一心,共渡难关。二是用对比的手法,便得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如刘邦和项羽的对照、项伯和张良的对照、范增和张良的对照等。
“鸿门宴”对楚汉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促成项羽败亡和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关键节点。
由于“鸿门宴”是意欲杀害刘邦的宴会,所以后来人们也便以“鸿门宴”来比喻不怀好意的宴请。典故运用举例——罗广斌、杨益言 《红岩》第十章:“许云峰一时没有答话,除了徐鹏飞,这些人他都没有见过。可是一看这场面,特殊隆重的气氛,颇有几分鸿门宴的味道。”峻青《海啸》第三章:“他认为这是申天锡摆下的鸿门宴,有意对他进行谋杀。”
“鸿门宴”还产生了另两个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说项庄表面上是为沛公舞剑,其内心是想借机杀死沛公。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例句——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此边沁政法论之大概也。要之边氏著书虽数十种,其宗旨无一不归于乐利主义,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也作“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例如——《大马扁》第四回:“在康有为之意,志在成各,如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今见成各动也不动,已自愧悔。”或省作“项庄舞剑”——清·刘坤一《致张香涛书》:“[定兴 ]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 淮山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项庄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樊哙所言,后用来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实用例句——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从武昌到广州》:“还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什么时候为止?”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