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典故故事 >> 内容

高阳酒徒(郦生狂)

时间:2011-11-23 10:21:51 点击:

  核心提示:郦食其以酒徒身份求见刘邦的故事。...

 

【原文·出处】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原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节选

【译文·故事】

    当初,沛公带兵经过陈留,郦生到军门递上名帖说:“高阳的贱民郦食其,私下听说沛公奔波暴露于外,带领人马帮助楚军征讨暴虐无道之秦,敬请劳驾诸位随从(通禀一声),说我想见沛公,和他谈论天下大事。”使者进去禀告,沛公正在洗脚,问使者说:“是个什么样的人?”使者回答说:“相貌像一个学问很大的儒生,穿儒生的衣服,头戴侧注冠。”沛公说:“请替我谢绝他,说我正为天下大事奔忙,没时间见儒生。”使者出来道歉说:“沛公敬谢先生,他正在为天下大事忙碌,没有时间见儒生。”郦生怒目圆睁,手按宝剑,喝斥使者说:“快点!再进去告诉沛公,我是高阳的一个酒徒,不是儒生!”使者惊恐得连名帖都掉了,跪下捡起,转身就跑,再次进去禀报说:“(外边那个)客人,是天下壮士,喝斥臣,臣害怕,以至于名帖都掉了。说:‘快点!再进去禀报,你老子是高阳的一个酒徒。’”沛公赶忙赤着脚手拄长矛说道:“请客人进来!”

【释义·点评】

踵军门:踵,走到。
上谒:谒,名帖。
侧注冠:又名高山冠。战国时齐王赐给拜见者的头冠。
雪足:赤着脚。

    郦食其是个很有才智的儒士,虽年逾花甲,但壮心犹存。当秦失其鹿之时,郦食其观察起义众将,希望能找到一个值得自己为之效力的领袖。后来听说“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便通过刘邦身边的一个骑士老乡表示“此真吾所原从游”,于是投奔刘邦。时逢乱世,刘邦急需攻城略地的武将,当听说来人是个儒生时,便谢绝不见。这时,郦食其为了争取见到刘邦,遂“投其所好”,以“流氓”之相示人——“吾高阳酒徒也”。这话到使者嘴里又进行了添油加醋,成了“而公高阳酒徒也”,更显粗野。这一招果然奏效,刘邦要求见他了。他和刘邦纵论天下形势,提出了招贤纳士的重要,“不宜倨见长者”。刘邦知错即改,礼敬待之。郦食其于是献计助刘邦拿下了陈留。当然,书生毕竟是书生,后来在攻齐之役中,郦食其还是遭了武将韩信的暗算。这是后话。
    “高阳酒徒”后成为典故,在使用中常指好饮酒而狂放不羁的人。运用举例——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醒也被高阳哎酒徒,提着这两蓝儿白菜,你可觅了他这几贯的青蚨。”明·李贽《复麻城人书》:“今之好饮者,动以高阳酒徒自拟。”清·洪升《长生殿》第十出:“听街市凭喳呼,偏冷落高阳酒徒。”严复《送陈彤与卣归闽》诗:“嵚奇历落不称意,高阳酒徒兀然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四:“经天夫人的烹调很拿手,碰着我们这四大家族,都是饕餮大家而兼高阳酒徒,那就相得益彰了。”
    郦食其的这一故事也被称为“郦生狂”。例如元赵孟頫《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二首》之一:“无酒难共陶令饮,从人皆笑郦生狂。”

杨新华 译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编辑译评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