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译文·故事】
项王安定了东边回来,向西,与汉军都在广武城驻扎,相持了几个月。
在这个时候,彭越几次返回梁地,断绝楚军粮食供应,项王对此很忧虑。架起高高的砧板,把太公放在上面,告诉汉王说:“现在不赶紧投降,我就煮了太公。”汉王说:“我和项羽都面向北接受怀王的使命,说‘约定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一定要煮了你父亲,那就希望你分我一杯肉汤。”项王恼怒,想要杀掉太公。项伯说:“天下的局势还难预料,况且打天下的人不顾家,即使杀了太公也没什么好处,只会增加祸患罢了。”项王听从了他的意见。
【释义·点评】
俎:砧板,肉案。
幸分我一杯羹:幸,希望;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
公元前204年,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这时,彭越渡过黄河攻占了楚军的后方东阿,迫使项羽回师解救。项羽打败彭越后,又回身向西挺进。这时,汉军驻扎在西广武城,楚军便驻扎在东广武城,这便是“俱临广武而军”。双方形成对峙,僵持不下。而彭越在楚军后方不断袭扰,断楚粮道。在这样的情况下,项羽沉不住气了,使出了一“狠招”,扬言如果刘邦不投降,就把抓获的刘邦父亲刘太公煮了。当然,这不过是他的“攻心”之计。没想到刘邦根本不吃这一套,摆出一幅“无赖相”说:当初,你我都臣属楚怀王,并约为兄弟,我父亲也便是你父亲,你一定要煮你父亲,那就希望你分给我一杯肉汤喝吧。项羽自然十分恼怒,于是便想“假戏真做”,在项伯的劝说下,才没有杀掉刘太公。
刘邦并不是不孝,他的回答实在也是不得已。一来“为天下者不顾家”,在“家”与“国”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再者,“分一杯羹”之说,也是一种心理战术——你认为我父亲有价值,要与我的投降相交换,我偏偏表现出无所谓的姿态,这样他反而有可能是安全的。
“分一杯羹”或“分我杯羹”后来成为成语,意思有了扩展,常用来表示从他人那里分享利益。典故运用实例——黄小配《大马扁序》:“徒希望于首领赐环之后,而分我以一杯羹,然卒以是而流离海外,客囊羞涩,终其身有不能归见父母妻子者矣。”《人民日报·世博带来旅游新契机 旅游产品出炉》:“为了在世博游热中分得一杯羹,国内各大旅行社早早就行动起来。”
由于刘邦这一招够狠,显得对刘太公无情无义,因此后来就用“分羹”典故来借指父子不和,没有情义。例句——《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六年》:“夫孝于其亲,岂不慈于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明·沉德符《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以此避地,未知信否。”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