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当初荆轲在榆次受到剑客盖聂羞辱的故事。...
【原文·出处】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节选
【译文·故事】
荆轲曾经游历经过榆次,想和盖聂谈论剑术,盖聂生气地用眼睛逼视他。荆轲走后,有人劝说盖聂再召回荆轲。盖聂说:“过去与我讨论剑术有不配的,我就用眼睛瞪他;试着看看吧,这个人应该是走了,不敢留下。”派遣使者去到荆轲寓居的人家,荆轲已坐车离开榆次了。使者回来汇报,盖聂说:“本来就知道他会离开,我先前用眼神把他吓住了。”
【释义·点评】
目摄之:“摄”通“慑”,威慑、震慑。
据称盖聂是秦时著名剑客,荆轲到榆次特来向他讨教剑术,没想到却受到了冷遇。盖聂认为荆轲是被他的眼神吓走了,后来的事实表明,荆轲并非胆小之人,他刺秦一举,千古留名。所以,在榆次盖聂不屑于和他谈论剑术,对荆轲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
后来“榆次之辱”便成为无故受辱之典。《后汉书·孔融传》:“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