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大行,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节选
【译文·故事】
(鲁哀公二十五年)六月,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季康子、孟武伯到五梧迎接。郭重为哀公驾车,见到他们两位,对哀公说:“(这两位)坏话多着呢,请君王细细追问。”哀公在五梧设宴,武伯祝酒,讨厌郭重,说:“你怎么那么肥呢?!”季康子说:“请罚彘喝酒!由于鲁国紧挨着仇敌,臣下因此不能跟随君王,才得免于远行,可他又认为奔波辛苦的重长得肥胖。”哀公说:“这个人吃自己的话吃多了,能不肥胖吗?”大家虽然喝酒但都不高兴,鲁哀公和大夫从此就互相有了厌恶感。
【释义·点评】
季康子:季孙肥,是当时鲁国的权臣。
孟武伯:孟孙彘(zhì),孟懿子的儿子。他曾向孔子问“孝”。
密迩:很接近(多指地理上的距离)。
克免于大行:克,能;大行,远行。
孟武伯言而无信,鲁哀公对他很反感。于是便借着孟武伯挖苦郭重长得肥胖的机会,也讥讽了孟武伯一下。鲁哀公的话表面上是说郭重“吃话吃多了”,实际上是在说孟武伯“吃话吃多了”。
“食言”,据《尔雅》解释:“食,言之伪也。……言而不行,如食之消尽,后终不行,前言为伪,故通称伪言为食言。”因为吃的东西,吃下去就没了。假话也如此,说过就完了,就像吃下去了一样。所以称言而无信的话为“食言”;形容说话不算数,只图自己便宜,为“食言而肥”。例句——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议会》:“你们食言而肥,不承认这个原来答应承认的区域。”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