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典故故事 >> 内容

过庭之训(诗礼之训、趋庭、庭训)

时间:2011-11-24 21:03:38 点击:

  核心提示:典故“过庭之训”、“诗礼之训”、“趋庭”、“庭训”的由来及含义。...

 

【原文·出处】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节选

【译文·故事】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他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不学礼就不懂得靠什么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过这两次。”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释义·点评】

趋而过庭: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诗:这里指《诗经》。

    孔鲤是孔子的儿子,生他时,鲁哀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便给他取名孔鲤,字伯鱼。陈亢对孔鲤有所羡慕,毕竟他是老师的儿子,于是便侧面向孔鲤打听老师是否对他会有什么特殊的教导。孔鲤便向他讲了自己两次在过庭时父亲向他问话的情况,一次是关于学《诗》的,一次是关于学“礼”的。在孔鲤看来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陈亢没有失望,觉得是“问一得三”。
    孔子这段教子学诗学礼的故事,历来被传为美谈,被称为“过庭之训”、“诗礼之训”。孔子后代则称为“祖训”,并自称“诗礼传家”。
    后世于是便称父教为“过庭之训”、“庭训”,以“过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典故运用举例——宋·张元干《贺陈都丞除刑部侍郎启》:“夙奉过庭之训,克遵良冶之传。”《旧唐书·刘赞传》:“赞久为廉察,厚敛殖货,务贡奉以希恩。子弟皆亏庭训,虽童年稚齿,便能侮易骄人,人士鄙之。”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但看他有褒有贬,作《春秋》必赖祖传;可咏可歌,正《雅》《颂》岂无庭训!”唐·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宋·沉作喆 《寓简》卷四:“ 白方幼穉,而其父首诲以靡丽放旷之词。然则白之狂逸不羁,盖亦过庭之所致也。”清·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先赠承德尚室司丞加赠奉直大夫尚室司少卿制》:“以忠义勉其子,过庭多长者之言。”
    用“庭训”泛指家教,用“过庭”比喻长辈的教训。例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云栖》:“无何,孝廉卒。夫人庭训最严,心事不敢使知。”《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
    也有用“趋庭”表示子承父教的。例句——唐·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宋·王禹偁《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惟尔严父,为予大臣。嘉其调鼎之功,命及趋庭之子,俾升华省,仍列清曹。”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趋庭变学,既已引置庄岳之间;挟策读书,亦都从游舞雩之下。”   

 (杨新华 译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编辑译评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