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节选
【译文·故事】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从楚山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璞石,就把它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于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武王即位后,卞和又把那块璞石献给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是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在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驾崩,文王即位,卞和抱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痛哭,三天三夜过去了 ,眼泪流尽了接着流血。文王听说这件事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 文王于是便让玉匠去剖开那块璞石,果然从那块璞石中得到一块宝玉,于是命名这块宝玉为“和氏之璧”。
【释义·点评】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砨,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情节大致相同。传为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发现,初不为人知,后由文王赏识,琢磨成器,命名为和氏璧,成为传世之宝。后来.和氏璧流落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和氏璧在赵国,便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不辱使命,巧设计谋,使和氏璧完好返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卞和不屈不挠坚持真理的举动,让我们感动。人们对这一故事有不同的叫法,如“卞和献璞”、“卞和泣玉”、“卞和抱璞”、“卞和献璧”等等。这一故事也启示我们:真理可能一时不被人认识,但只要坚持终有一天会被承认。
不过,人们更多的还是将璞石联想为人才未被发现之前的状态,把怀才形容为“抱璞”,期待着能够认识、赏识的卞和。汉代东方朔有“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之句;晋代的应詹举荐韦弘,有“抱璞荆山,未剖和璧”之喻;明朝何景明《种麻篇》有“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句。唐代张乔《自诮》诗说:“每到花时恨道穷,一生光景半成空。只应抱璞非良玉,岂得年年不至公。”其无奈的况味尽在其中。亦作“抱玉”、“抱璧”。汉·王充《论衡·讲瑞》:“美玉隐在石中,楚王、令尹不能知,故有抱玉泣血之痛。”宋·梅尧臣《汝南江邻几云鄎南并淮浮光山有张隐居故江有慕之作予辄次其韵》:“且奉采兰养,应无抱玉啼。”明·何景明《种麻篇》:“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明·王錂《春芜记·说剑》:“自笑投珠,谁怜抱璧双刖。”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