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节选
【译文·故事】
当帝尧的时候,滔滔的洪水,漫无边际地包围了山岳、丘陵,老百姓愁苦不堪。尧征求能治水患的人,群臣、四岳都说鲧可以。尧说:“鲧是个违背上命、败坏同族的人,不可用。”四岳说:“这一辈人中没有比鲧更贤能的了,希望帝君试试。”于是尧采纳了四岳的意见,用鲧治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之患仍没有解除,治水无功。于是帝尧就再设法寻求人才,得到了舜。舜被提拔重用,代理执行天子的职务,巡行视察各地。于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太不像话,就在羽山诛杀了鲧。天下的人都认为舜杀鲧是对的。这时舜选拔了鲧的儿子禹,任命他继续从事鲧的治水事业。
尧去世后,帝舜问四岳说:“有能够很好地完成尧的事业、可以担任官职的人吗?”都说:“如果让伯禹做司空,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尧的功业。”帝舜说:“啊!对!”因此就任命禹说:“你去平定水土,要好好地干啊!”禹下拜叩头,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等人。舜说:“还是你去担负起你这一任务吧!”
禹的为人,办事敏捷而又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他仁爱可亲,他讲的话诚实可信,发出来的声音自然地如同音律,动作举止自然地可为法度,乃至重要规范准则都可从他身上得出。他勤勉肃敬,以身作则,成为人们共遵纲纪的榜样。
禹于是就和伯益、后稷一起奉帝舜之命,命令诸侯百官征集民夫,展开平治水土工作。随着山势树立标识,确定那些高山大川的走向。禹伤痛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自己吃穿都很简朴,但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尽礼。自己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不惜耗资于修渠挖沟等水利工程。他赶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的路坐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齿的檋。经常随身离不开的东西,就是测量工具——划定图式的圆规和方矩,一年四季都带着它们,用以开拓九州,辟通九州道路,修筑九州湖泽堤障,度量九州山岳脉络。同时叫伯益发放稻种,教百姓在卑湿的地方种植。叫后稷在百姓难于得到食物时发给食物。对缺粮的地方,便从有余粮的地方予以调剂,使各诸侯相对均衡都能过得下去。禹又巡视各地所特有的物产以定其贡赋,和各地山川的便利情况。
【释义·点评】
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传说,但不是神话,可信度很高。在古代典籍中多有提起。《庄子·天下》中说:“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岛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槀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劳天下也如此”;《韩非子·五蠹》中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孟子·滕文公上》中说:“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从这些典籍中可以看出,对禹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都赞扬了禹的公而忘私、以身作则、勤奋不懈的优良品质。他为了治水,长年劳苦,以至于大腿上没有白肉,小腿上的毛都被磨光了。尤其是孟子说他“三过其门而不入”的话,被人改为“三过家门而不入”而广为传颂。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至今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禹王庙,大禹作为民族英雄世代接受人们的敬仰和祭祀。
李白在《公无渡河》中赞扬他说“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白居易在《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中说“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则表达了希望大禹重生来作唐代的水官以治理水患的美好愿望。
《历代兴衰演义》:
初,禹承命治水时,娶于涂山氏,才得四日,遂出外治水,凡三过家门而不入。
吕熊《女仙外史》:
军师笑道:“……微独帝师,即学生一待圣驾回銮,完此心事,亦遂逍遥乎物表。所以兵下河南,三过家门不入。”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