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典故故事 >> 内容

拥鼻吟诗

时间:2011-11-23 09:17:30 点击:

  核心提示:东晋时社会名流喜欢模仿谢安吟诗声音的故事;典故“拥鼻吟”的来历及运用举例。...

 

【原文·出处】

    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效之。

——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节选

【译文·故事】

    谢安年轻时就很有名望,当时有不少喜爱仰慕他的人。同乡人中有一个在中宿县罢官的人,回家拜访谢安。谢安问他回家的盘缠(有没有着落),回答说:“有五万把蒲葵扇。”谢安于是取了一把不好不坏的拿在手里,京城的官员百姓竞相购买,价格涨了好几倍。谢安能用洛阳书生的腔调念书吟诗,他鼻子有病,所以声音低沉,当时的知名之士喜欢他的朗诵但达不到那样的效果,有的就用手捂着鼻子来模仿他。

【释义·点评】

还诣安:诣,前往,去到。
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扇子,炎夏使用。今俗称“芭蕉扇”。蒲葵,一种棕榈科的常绿乔木,其叶大,柄长。

    世上流行“追星族”实在由来已久,东晋时的谢安风流倜傥,拥有很多“粉丝”。他一个老乡罢官没有路费,谢安听说他有五万把蒲葵扇,于是就从中拿了一把握在手里当作潇洒的“道具”,结果社会上竞相效仿,争着抢着买这种扇子,价钱翻了好几倍。老乡的路费就这样在他的举手之劳间解决了。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渡江在建康(南京)即位,史称“东晋”,中原士族也相随南逃。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洛阳口音在建康正在渐渐消失。而这时谢安还能用洛阳书生的腔调吟诗诵书,便招来社会名流的竞相模仿。谢安可能有鼻炎,吟诵的声音总是很低沉,名流们的模仿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于是有人为了学得像,就用手捂着鼻子来模仿。这就是“拥鼻吟”典故的来历。
    后来人们就把用雅音曼声吟诗诵文称为“拥鼻吟”,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屡有运用——唐·唐彦谦《春阴》诗:“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宋·林逋《春夕闲咏》:“屐齿徧庭深,若为拥鼻吟。”清·金农《新编拙诗四卷杂题》诗之二:“钟声断处攒眉想,日影趖时拥鼻吟。”也省作“拥鼻”。例句——唐·杜牧《郡斋独酌 黄州作》:“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杜牧《春晚题韦家亭子》:“拥鼻侵襟花草香,高台春去恨茫茫。”唐·顾夐《更漏子》:“旧欢娱,新怅望,拥鼻含嚬楼上。”唐五代·韩偓《拥鼻》:“拥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转尽未回头。”韩偓《雨》:“此时高味共谁论,拥鼻吟诗空伫立。”韩偓《清兴》:“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宋·李处全《念奴娇(京口上元雪夜招唐元明)》:“拥鼻孤吟,搔头危坐,所欠惟佳客。”宋·欧阳修《和应之登广爱寺阁寄圣俞》:“旧社更谁能拥鼻,新秋有客独登高。”宋·王安石《秋夜二首 其二》:“此怀无与晤,拥鼻一长谣。”宋·韩元吉《水调歌头》:“却笑东山老,拥鼻与谁同。”宋·张才翁《雨中花·夜行船》:“据雕鞍马上,拥鼻微吟。远宦情怀谁问,空嗟壮志销沈。”宋王质《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自古英雄豪杰,无不待时来。拥鼻微吟处,山静花开。”清·黄景仁《岁暮怀人》诗:“打窗冻雨剪灯风,拥鼻吟残地火红。”有时也作“捉鼻”。例如——清·丘逢甲《南园感事诗》之四:“女墙残月度钟声,捉鼻微吟笑洛生。” 

杨新华 译评

编辑:杨新华 来源:编辑译评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东篱网(www.dongliw.com) ©
  • 联系我们 Email:yxh583*sohu.com
  •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48号

    冀ICP备1603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