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刘向《战国策·魏策二》节选
相关典籍: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韩非子·内储说上》节选
【译文·故事】
庞葱陪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寡人有疑惑了。”“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寡人相信了。”庞葱说:“街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清楚的事,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魏国比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臣的人超过了三个人。希望大王能够详察啊。”魏王说:“寡人自己会了解的。”于是庞葱辞别走了,而诽谤他的话早已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释义·点评】
庞葱(《韩非子·内储说上》作“庞恭”)要和太子一起到邯郸去作人质,为了防止魏王听信别人诽谤自己的话,所以在辞行之前,他向魏王打了个比方,街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着的事,但如果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就会让人信以为真。到邯郸比街市上远,而非议他的人不只三个,所以他希望魏王能够仔细考察,不要因为说的人多,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魏王虽然答应得很好,但结果还是听信了谗言,疏远了庞葱。这就是“三人言成虎”或作“三人成虎”、“三人言虎”故事的来历。“三人成虎”后成为成语,常用来形容假话、谣言说的人多了,也会使人信以为真。典故运用实例——汉·孔融《临终诗》:“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砾金君自宽。”宋·苏颂《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众口铄金虽可畏,三人成虎我犹疑。” 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
(杨新华 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