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可以禁暴,外不可以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
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豣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视之则大鼋之首也。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
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敛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节选
【译文·故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侍奉齐景公,以勇力敢于和老虎博斗而闻名。(有一天,)晏子从他们身旁经过,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三个人没有站起来。
晏子入宫晋见景公。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蓄养的勇士,对上有君臣之礼,对下有长幼之序,对内可以禁绝暴乱,对外可以威慑敌人,上面从他们干的事情中获得好处,下面敬服他们的勇力,所以使他们有尊贵的地位,优厚的奉禄。现在君王您所蓄养的勇土,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也不讲长幼之序,对内不能禁绝暴乱,对外不能威慑敌人,这是危害国家的人,不如打发掉他们。”景公说:“这三个人,搏斗恐怕拿不下他们,刺杀恐怕又刺不中啊。”晏子说:“这都是些靠力气来进攻敌人的人,不懂得长幼之礼。”于是便请齐景公派人赏赐他们两个桃子,说:“你们三人为什么不按功劳的大小来吃桃呢。”
公孙接仰天长叹说:“晏子是有智慧的人。他让君主核计我们的功劳,我们不接受桃子,就是没有勇气。人多而桃少,就只有按功劳大小来分吃桃子了。我第一次打败了野猪,第二次又打败了育有小虎的母老虎。像我这样的功劳,可以吃桃子,不用和别人伙吃一个。”他拿起一个桃子站了起来。
田开疆说:“我手拿兵器,接连两次击退敌军。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自己单吃一个挑子,用不着同别人伙吃一个。”他也拿起一个桃子站了起来。
古冶子说:“我曾经跟随国君渡黄河,大鱉咬住车左边的马,拖到了河中间的砥柱旁边,那时,我年少不会游泳,逆着水流在水下行走百步,又顺着水流,走了九里,才抓住那大鱉将它杀死。我左手握着马的尾巴,右手提着大鱉的头,像仙鹤一样跃出水面,渡口上的人都说是河神,仔细一看,原来是大鱉的头。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自己单独吃一个桃子,而不用与别人伙吃一个。你们两个为什么不把桃子放回去?”说罢抽出宝剑站了起来。
公孙接、田开疆说:“我们的勇敢不如您,功劳也不及您,拿桃不谦让,是贪婪;如果不死,就算不上勇敢。”二人都把桃子放了回去,刎颈自杀了。古冶子(看到这种情形)说道:“他们两个都死了,唯独我自己活着,这是不仁的表现;用话语去羞辱别人,却夸赞自己的声音,这是不义的行为;悔恨自己所做的事,不敢去死,这就是没有勇气。虽然如此,他们两个人同吃一个桃子,是恰当的;而我独自吃一个桃子,也是应该的。”也放下桃子,刎颈自杀了。
齐景公的使者回复说:“他们三个人已经死了。”齐景公派人给他们穿好衣服放进棺材,按照“士”的规格给他们举行了葬礼。
【释义·点评】
搏豣:豣,三岁豕。肩相及者。从豕幵声。
挈领而死:挈领,犹言断颈。
二子同桃而节:于省吾云:“节”亦“适”也。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这则“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就是从这本书中节选的。
齐景公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他们勇猛无比,为国家立下很多功劳,只是他们个性高傲而且狂妄,如果他们联合起来,足以威胁齐国王室的安全,这使得齐景公和晏子都很担心。于是在征得景公的同意后,晏子设计了一个陷阱,除掉了他们三个。《晏子春秋》作者的本意是夸赞晏子的谋略和智慧,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政治阴谋的残酷。晏子的形象在这里并不光彩,而三位勇士的“君子之风”,反倒让人为之动容。晏子的计谋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三位勇士的鲁莽和骄狂,而恰恰是他们骨子里的“君子之风”。面对二桃,他们起初都比较骄傲,都看重自己的事功。是古冶子的一番话让那二人感到了羞耻,于是他们便用生命去洗刷耻辱,来表明自己的勇敢。这是一种很高贵的“骑士”精神,古冶子后来的举动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精神。他们是以君子的规范来要求自己的,他们不懂政治,也不屑于阴谋诡计,所以他们才在严酷、卑鄙的政治斗争中,虽死得壮烈,却不知是怎么死的。
“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勇士,三勇士因相争而死。后因以比喻施用阴谋杀人,也作“二桃三士”。例句——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潘飞声《秋感》诗之三:“迟暮仍为《梁甫吟》,二桃三士费沉吟。”李白《惧谗》:“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殷谦《晚茶集》:“说‘孔子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还说‘任何像孔子一样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这样内蕴着二桃杀三士的因子的言论,侮辱了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拐弯抹角地在他们身上形成了精神杀伤。”
(杨新华 译评)